论空心病
空心病,可以理解为因为没有内心的支持系统,这个支持系统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质,当然也可以是精神。如果没有树立好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并失去了信仰,没有深爱着的人,包括可以依恋的人,都会产生负向情绪,从而导致百无聊赖,活着没有意义感,产生深深的孤独感,把自己活成了一具活尸体,这就是我们说的空心病。
空心病常见心理状态为消极、被动,生活没有意思,无聊,在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上也是一种被动的状态,空心病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人格特点,也反应了现代社会的教育模式。在儿童成长的早期,父母就过分的控制孩子,并不尊重孩子的自我成长的需要,包括孩子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剥夺了孩子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感,同时,对孩子的教育中采取了娇生惯养的方式,一味的替代儿童从劳动中得到成长的快乐,从玩耍中得到小朋友之间人际互动带来的乐趣,过多的保护孩子,害怕孩子独立做事后造成内心的挫败感,家长总是制止孩子去探索,渐渐的孩子就失去了自己要独立创造的意识,学会了依赖家长,什么也不想去尝试了。这里有一个比喻,像是一只鹰,在鹰小的时候,人们把他要飞翔的翅膀给剪短了,长大后,这只鹰就只能呆在笼子里,成为人的玩物,自己永远不能飞翔在蓝天上。
在我工作的过程中,看到很多空心病的孩子,伴随抑郁焦虑情绪问题,甚至还有躯体化症状,比如失眠、头晕、心跳加速等等,这些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非常差,他们(她们)都已经上了高中,甚至是大学生了,不会自己整理内务,不会做饭,不懂人际交往。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把孩子变成了一个学习的机器人,这些孩子就只会学习,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考试成绩可以拔的头筹,但是,死读书读死书,抹杀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孩子的智商、情商、胆商并没有很好的发展。这些孩子就像木偶一样言听计从,看起来很乖,很有礼貌,知书达理的样子。但是,本质懦弱,胆小怕事,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为人处世、察言观色能力很差,不敢独立生活。
并且,很容易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一蹶不振,被打趴下,开始内卷、厌世,百无聊赖、失去生命的意义感,沦为空心病。
当今的社会,政府提出了双减,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举措是对的,学习好并不是意味着一切都好,学习好只能是人成功的一个方面,并不意味着人生的成功。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智,只是学习成绩好,那有可能把学习成绩用来犯罪也说不定,众人皆知的某重点知名高校的某高才生把自己化学知识用来配成毒药方,投入水中,毒死自己的好朋友,这样的犯罪行为让人瞠目结舌,这样的学生,成绩高对自己和家人、社会都是一种危害。
空心病是家长、学校、社会大众审美培养而出的“人才”,就如病梅馆记中说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龚自珍这篇病梅馆记道出了时代对梅花欣赏的态度,对于孩子的培养,我们是否也背离了中国古代的“仁义礼智信”,现在倡导的“德智体劳美”呢。只关注了学习成绩,就如同把孩子培养(修剪)成为病梅,也是给空心病提供了沃土与营养。
北大教授徐凯文发现,往往是那些优秀的孩子更容易得“空心病”。他发现,北大每年有高达30.4%的新生厌学,另外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意义,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北大这个光辉的名字,这里的大学生是在大众眼里的佼佼者,是优秀中的优秀。
反思优秀,这里的优秀是不是应该带上引号呢?是不是一种对优秀错误的认知呢?真正的优秀,是德智体劳美兼得,真正的优秀,应该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情绪健康。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想不得空心病,就首先为做一个独特而有优势的人而准备,认识自己,理解自己,为自己而活,这一点很重要,作为家长不要人云亦云,一味追逐学习成绩,要根据孩子的天性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从小树立属于孩子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目标,家长只是帮助认识和提出自己的建议,而不是帮助其建构,强求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让孩子从开始能做的年龄,就培养独立能力,做家务,整理内务,学习生活常识等。
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爱自己的家人,而不是做一个自私自立的人,总是等着家人来爱自己,当小霸王,爱是需要学习的。
懂得感恩,父母养孩子不容易,谁不希望孩子是一个心怀感恩的人呢?乌鸦反扑,羊羔跪乳,从小要培养孩子懂得感恩。
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想要什么都满足,有些孩子喜欢电子产品,从早看到晚,甚至熬夜打游戏上网,家长根本管不了,管不了是没有威严的一种表现,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是没有威严的,父母不能一味的听从孩子不合理的想法和做法,要及时制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家有家法,国有国法,没有规则就是没有压力,也不成方圆,人就如灰尘一样到处飘,容易得空心病。
看淡学习成绩,树立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意识,才能有力避免空心病的滋生与发展。
春霞老师写于2022年1月24日星期一(原创文章,不允许抄录转载,发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