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的“催眠”
作为父母的你也许还没有意识到,你对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有一定的暗示也就是催眠。
如果你没有有效的利用好这一场催眠,对你的孩子做了负面的催眠暗示,这将会影响他一生的命运。
实际上,这就是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很多人都不了解皮哥马利翁效应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大概来说就是,当我们怀着满满的信心时,我们所期望的事情就能够成功。了解这个效应并且运用到对于孩子的教育,能够对孩子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同样,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也可以广泛应用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中。
现在,皮格马利翁效应被运用在很多的领域,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面,更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那么,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作用有哪些呢? 例如,家长鼓励成绩不好的孩子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够考得好”“爸爸妈妈知道你是聪明的孩子”之类的话,孩子就会开始努力,之后成绩就能够慢慢上去了。说一些有激励性以及期望的语言,这样,孩子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孩子的好成绩和优秀的品格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个孩子,生性比较顽皮。他的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 30 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 50 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 49 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故事的最后,在这位母亲长期的鼓励支持和激励期待下,他的儿子考上了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学。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当你们听完这样一个故事,你们的感想如何呢?难道你们不觉得,一个人之所以成功、成才、成名,一方面是自身的素质和努力,另一方面也是他人的鼓励在起着关键作用吗?
这就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正向催眠。
但是催眠有正面就有负面。
如果父母对待成绩不好的孩子说:你再这样下去就成倒数了,你再这样下去就考不上大学了,你再这样整天玩耍就会越来越差,你看人家谁谁谁家的娃又考了多少多少分。虽然家长是在提醒孩子要加油学习、也是在为孩子的学习成绩焦急,但这会不会就是一种负向的催眠呢?对孩子天天说着这样的话,孩子就会觉得,我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样差?我以后是不是会朝着父母念叨的这个不好的方向发展?慢慢的,孩子在父母的负向催眠下,是不是就会从心里认为自己什么也做不好,成绩差是理所应当。
“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如果您的家庭中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您在为孩子一直上不去的成绩感到焦急、孩子厌学不写作业、沉迷于玩乐中等,却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可以向专门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我们春霞心理工作室长年从事亲子关系问题、厌学、考试焦虑等方面的心理咨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与能力,能够找到孩子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深挖孩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让孩子回归到快乐的学习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