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缺乏“安全感”怎么办?(上)
有人说:“我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所以我需要你时时刻刻都在我身边。”
有人说:“我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我独处时最安全,都不要来打扰我。”
到底什么是“安全感”?
“凡事靠自己,不要依赖别人。”这大概是对安全感最大的误解!
心理学家Zotova认为心理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一个人能够满足自我保护的基本需求(比如食物、水、住所),并感知到自己在心理上被庇护(被支持、被看见)。安全感与家庭关系、家庭外亲密关系(友谊、同龄人、性伙伴关系等)、职业、业余爱好和生活哲学有关。
那么,一个有安全感的人有怎样的表现呢?
①有更好的觉察自我和他人能力,可以为他人提供更强的情绪安全感;
②有积极的自我形象和他人的积极形象,这意味着:他们既有自我价值感,也期待别人的接纳和回应。相信伴侣或朋友有意图、兴趣和能力倾听、理解自己;
③能够享受亲密。进入亲密关系时,他感到放松,防御降低;当他面对挫折与失败时,他具备更好的心理韧性,也就是说,他经历负面情绪之后能够从其中脱身;
④愿意寻求社会支持,并与他人分享感情;
⑤重视人际关系,认为人际关系对自己有积极的影响;
⑥经历过创伤事件后,可以连贯地叙述创伤,从多角度看待这件事,理解自己当时为什么这样,别人为什么这样。
⑦在进行成人依恋访谈时,他们表现出回忆和讨论依恋关系的意愿。并且,在叙述过往依恋对象(比如父母、前任)时,整体表现出客观性(既没有理想化也没有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