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心灵花园中秋联欢晚会感想
文理学院实习生潘跃静
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这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是我们身边有些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去了父母,却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俗话说:上帝关上了一道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些孩子收获了更多人的关怀,有更多的爱心人士愿意为他们付出,陪着他们一起成长。
周二,我跟高兴有机会去福利院跟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一起过一个与众不同的中秋,虽然那天并不是八月十五,但是,有句话说的好,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即使受天气所限,我们并没有看到明亮的月亮,但是我们的心却是团圆在一起的。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志愿者与老师们在了,大家都为这个晚会准备了很多,孩子们高兴的在跑来跑去,大大的笑容绽放在脸上,说实话,我当时进去的时候很无措,不知道该做些什么。那天的晚会可能比不上卫视的中秋晚会的绚丽,宏大,但是却是最温馨,愉悦的。福利院的老师,心灵花园的老师们,志愿者们以及许许多多的社会爱心人士都精心准备了节目,把最好的自己,最大的快乐传递给孩子,将祝福,将团圆带给这些特殊的孩子。那天我深深的感受到,命运虽然对他们不公,但他们依然保有一颗赤子之心,会因为零食、节目、陌生的哥哥姐姐的到来而高兴,会因为自己的表演得到掌声而自豪,脸上洋溢着一种自信,满足的笑容。
现在想想,我觉得我很惭愧,因为那天我的出现并没有带去什么,我是一个被施予者,而不是一个赠与者。我们几个人坐到了几个小女孩的身后,她们回头看到我们,忙不停的搬东西给我们吃,在我们夸奖并感谢她们的时候,很有礼貌,带着怯生生的不好意思,很可爱。之后,她们又看见迟来的几位小朋友和妈妈,像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一次次地给她们送吃的。才六岁的孩子过早的承受了生活的磨难,但是在这么多如父如母的人们陪伴下,成长的很出色,懂得分享,敏感的去触碰身边的每一个人,她们身上的为人处事能力甚至比我这个已经成年的人更加成熟。
如老师所说,那天我去的时候表现的完全像个跟着家长去做客的孩子,而不是将自己当作了一名主人,从小到大,习惯了在大人的嘱咐下行动,慢慢的失去了主动性,在老师的“当头棒喝”下才恍然大悟,我们缺乏了什么。眼看着一步步走出大学的象牙塔,慢慢接触真正的社会,福利院的中秋之行,我收获了很多,见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促使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开始真正的成长。进入社会,我要开始学会当一名主人,主动地去于他人交流,主动地去做事,抛开一些没必要的害羞、不好意思,面对这些社会弱势群体,力所能及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