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警惕青少年精神病
一个乌云密布的下午,我接待了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女孩小美(化名),小美长得很漂亮,个子很高,修长的身材,皮肤白皙,可以说是肤白貌美,灿若云霞。
小美告诉咨询师:她被班上所有的学生孤立,大家都不喜欢她,而且大家都说她的坏话,说她的流言蜚语,没有人觉得她好,她一个朋友也没有;她说自己长得不好,身材不好,性格不好,脾气不好,学习也不好,一点也不优秀。没有一个地方让自己满意。
小美告诉老师:有一次,他因为作业没有完成,又想买一个自己心仪的玩具,妈妈不同意,没有给她买。她就听到妈妈说,“你还不如去死,天天乱花钱”。小美很伤心,于是就拿到了拆快递用的刀子,划破了自己的手臂。因为刀子很快,又用力过猛。皮开肉绽,鲜血直流。把妈妈吓的直打哆嗦,把她紧急送到了医院,缝了针。
事后,小美并没有告诉妈妈自己为什么要去划胳膊,妈妈以为小美想要的高达玩具,妈妈没有及时的满足,再给妈妈使脾气。
在会谈中,老师发现小美可能有精神病趋向的症状,存在严重的幻觉,于是给小美做了SCL-90和埃森克人格测评量表。这两个量表的测评结果是小美仇视,敌对,性格偏执,扭曲,抑郁,严重的时候出现幻觉。
精神病(以精神分裂症为例)的幻觉和妄想,精神病存在明确感知觉异常(如凭空听到辱骂声、坚信被跟踪监视),内容荒诞且脱离现实(如认为外星人控制思想),听到别人在辱骂自己,说自己的坏话等等,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中的行为异常:出现怪异动作(如自言自语模仿对话、机械重复动作)或攻击性行为,行为迟缓(如起床困难、拒绝社交)或冲动自伤(如割腕),但无脱离现实的怪异表现。
小美的症状分析:
1、幻觉与妄想:青少年出现幻觉(如感觉同学在说自己的坏话、传自己的流言蜚语)和妄想(如认为妈妈不爱自己,甚至让自己去死),是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典型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导致青少年内心惶恐不安,对现实世界产生扭曲的认知。
2. 焦虑与抑郁情绪:伴随幻觉和妄想,青少年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这些情绪障碍可能进一步加剧青少年的心理痛苦,导致其出现逃避现实、自我否定等消极行为。
3. 自残行为:青少年出现割手腕等自残行为,是心理痛苦达到极致的一种表现。这种行为不仅对身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在这种情况下,春霞老师就建议小美的父母带着小美及时前往精神卫生中心治疗,接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医生会根据小美的症状,开具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进行治疗。小美的的症状,只靠做心理治疗效果不佳,而且小美有敌对和仇视、偏执的心理状态。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或是药物治疗之后,心理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沙盘游戏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小美调整认知模式,改善情绪状态,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建议家庭支持: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应给予青少年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避免对青少年进行指责和批评,而是尝试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同时,家长也应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避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青少年。
家长不要有病耻感,因为只有正确的治疗方式,才能帮助孩子走出来。如果任由孩子躺平摆烂,不施加干预,就有可能是耗费了生命,耽误了青春。
春霞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临床中有大量而丰富的案例,会根据案例的严重程度及不同,而采取个性化治疗,发现严重的个案及时推荐精神卫生中心,对症下药,方能帮助到千千万万的小美。
注:案例部分是马老师的原创文章,如转载需要注明出处,否则,发现必究。
x8598CVm